楼面承载力专项检测报告
一、房屋检测目的
本次被检房屋楼面进行楼面承载力检测,并出具检测报告。
二、检测内容
根据委托方要求及相关规定,本次检测为楼面承载力专项检测,主要检测内容如下:
(1) 调查委托检测区域的建筑、结构情况和使用情况;
(2)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结构图纸,进行必要检测复核;
(3) 抽样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;
(4) 检测委托检测区域楼面建筑、结构的缺陷和损伤,并分析缺陷和损伤产生原因,以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;
(5) 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荷载调查;
(6) 根据对上述检测、分析的基础上,对委托检测区域楼面进行建模计算,以确定该楼面的较大承载力;
(7) 根据检测结果,提出必要处理建议。
三、检测依据
(1) 《房屋质量检测规程》(DG/TJ08-79-2008)
(2) 《工程测量规范》(GB50026-2007)
(3) 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》(GB/T50344-2004)
(4) 《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》(DG/TJ08-804-2005)
(5) 《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-回弹法、超声回弹法、钻芯法》(DG/TJ 08-2020-2007)
(6) 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(GB50009-2012)
(7) 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(GB50010-2010)(2015版)
(8) 《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》(JGJ/T 152-2008)
(9) 《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》(城住字(84)*678号)
(10) 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等
四、房屋概况
本次被检区域所在房屋为一幢2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-剪力墙结构房屋。房屋平面形式近似呈矩形,外包轴线尺寸约为36.8m×36.8m;本次楼层承载力检测范围为22楼5~8/B~E轴区域。
由于22楼部分房间需重新规划,为了解楼层承载力,检测人员于2017年8月18日对被检房屋部分区域楼层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,具体简述如下:
受检房屋结构形式为框架-剪力墙结构,受检区域22楼5~8/B~E轴结构主梁尺寸主要为600mm×650mm、700mm×650mm、(585~800)mm×650mm、(720~880)mm×650mm等,跨中纵向配筋为625、825,箍筋为10@200;次梁尺寸主要为400×600、300×600,跨中纵向钢筋为325、625,箍筋为8@200、8@200。22楼5~8/B~E轴主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,楼板厚度为120mm。被检房屋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二。
五、现场检测情况
(一)建筑、结构布置测量、复核
1.建筑结构布置、轴线尺寸测量复核
①现场采取量测法对委托检测区域建筑结构布置、轴线尺寸进行了随机抽查测量,仪器为激光测距仪,测量结果表明:22楼5~8/B~E轴区域建筑结构布置、轴线尺寸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。
2.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测量复核
①现场采取量测法对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行了随机抽查测量,仪器为钢卷尺,测量结果表明:各构件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。由于现场条件限制,部分区域构件尺寸无法复核,计算按设计取值。
(二)混凝土强度检测
1.现场采取回弹方法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进行了随机抽查检测,仪器为混凝土回弹仪,依据为《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-回弹法、超声回弹综合法、钻芯法》DG/TJ08-2020-2007,检测结果表明:被检房屋混凝土表观质量基本完好,强度等级为C35。
(三)钢筋配置与配筋保护层厚度
1.现场采取钢筋保护层测试仪结合局部凿除法方法对构件的钢筋配置、配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随机抽查检测,仪器为钢筋保护层测试仪,依据为《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》JGJ-T 152-2008,检测结果表明:被检构件钢筋配置和保护层厚度基本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。由于现场条件限制,部分混凝土梁配筋未做相应检测,计算结果复核时与设计配筋进行比较。
(四)损伤情况调查
现场重点对受检区域进行了外观损伤检测,经检测,受检区域22楼5~8/B~E轴区域楼面基本完好,主体结构混凝土框架梁、柱、板及节点等均完好,未发现明显结构裂缝。
六、结构验算
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、SATWE系列设计软件,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确定房屋主体结构布置和荷载,按照现行规范对主体结构承载力进行复核。
根据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(GB50009-2012)的规定,被检测区域主要验算参数如下:
数据取值
混凝土强度等级:C35;
楼面恒载:5.0kN/m2(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3.0kN/m2);
楼面活载:5.0kN/m2;
其余参数均根据现行标准、现场检测结果取值。
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软件对房屋受检区域楼层结构建模进行计算分析,验算结构在正常使用下的结构承载力。验算结果表明:不考虑地震力及风荷载的作用情况下,当22楼受检区域楼面活荷载不**过5.0kN/m2时,梁、板计算配筋面积小于实际配筋面积,满足荷载使用要求;当22楼受检区域楼面活荷载**过5.0kN/m2时,部分梁、板计算配筋面积大于实际配筋面积,不再满足荷载使用要求。详细计算结果见附件三。
七、检测结论与建议
(一)结论
1、根据现场检测结果,房屋被检区域实际结构布置、承重体系等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。
2、被检区域主要承重构件截面尺寸、配筋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,混凝土构件强度为C35。
3、被检区域楼面基本完好,主体结构混凝土框架梁、柱、板及节点等均完好,未发现明显结构裂缝。
4、根据楼面承载能力计算,楼面较大满布活荷载为5kN/m2(即500kg/m2)。
(二)建议
1、建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禁止**载使用,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,不可擅自改变房屋的结构及使用功能。
2、建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该结构进行定期外观质量及变形检查。若发现原结构使用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并存在安全隐患时,应及时限制荷载使用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。